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综合

16名大学生手绘“安徽非遗地图”

  “坠子戏、学生巢湖民歌、手绘庐剧、安徽岳西高腔……关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,非遗您知道多少?地图”历时一个半月,安庆师范大学动画专业2017级的学生16名大学生跑遍全省,最终绘制出六幅“安徽非遗地图”。手绘这其中,安徽不仅有脍炙人口的非遗“黄梅戏”、“庐剧”,地图清风阁、学生逍遥津公园等合肥地标也“萌萌哒”出镜。手绘

  动画专业学生绘制“安徽非遗地图”

  最近,安徽一组“安徽非遗地图”在安庆师范大学内“火了”。非遗这组手绘地图以安徽地图为基准,地图多彩的画面中一一呈现花鼓戏、当涂民歌、界首彩陶、花戏楼、管仲老街等几十个类别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  “去年10月份开始,我们就启动了地图的绘制工作,以省内各城市为单位,分头寻找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,并确定每个城市的手绘重点。”傅忠翛是安庆师范大学动画专业2017级的一名在校大学生,也是此次安徽非遗地图制作的“牵头人”。他向记者介绍,这次的地图绘制该校动画专业一共有16人参与。

  在绘制之初,他们不仅查找省内每个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,也参考和学习了很多其他省市的文化地图;为了准确绘制地图,大学生们还分为四个小组,跑遍全省去收集非遗项目的材料,拍摄当地的地标和文化场所,最终通过手绘呈现到地图中去。

  “比如,我负责搜集宣城、池州、合肥还有安庆四个城市的非遗项目,作为宣城人,对我们的文房四宝当然是更熟悉一点;合肥我以前去过几次,但不是特别了解。”为了收集材料,傅忠翛不仅找校内合肥的同学咨询,还特意来了一趟合肥,最终,将清风阁、李鸿章故居、逍遥津公园呈现在地图中。

  “通过非遗地图的制作,既能主动宣传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,也能唤起大学生们对于非遗文化的关注,让更多的安徽企业、个人关注非遗文化的发展和创新。”谈起绘制非遗地图的初衷,动画专业指导老师姚砚说。

  根据地图衍生多样文创产品

  可别小瞧这一幅幅地图,对于每幅图中的“小细节”,这些大学生也都相当考究。

  “比如,黄梅戏、庐剧、粤西高腔都有不同的扮相,我们卡通戏曲人物的头饰也做到了完美还原。”手指地图,傅忠翛介绍,要是仔细看就会发现,每一处地标的还原度也都非常高。

  更特别的是,在这组“安徽非遗地图”中,合肥人熟知的清风阁、逍遥津公园等城市地标也一一上榜。

  “为了画面效果,除了非遗项目,我们还选取了一些城市的著名地标和特产。这些地标和特产虽然不是非遗,但也代表着当地特色,是安徽文化的象征。”安庆师范大学动画专业2017级学生张丽介绍,比如,地图正中的“清风阁”,就代表了合肥的历史文化。

  记者了解到,除了绘制地图,学生们还根据地图衍生出多样化的文创产品,比如,在书签、杯子、钥匙扣等生活用品上加上安徽文化元素,将所制地图印刷在抱枕、挎包等物件上。目前,部分文创产品已经制成成品,将在该校美术学院艺术节中展出。“我们把产品实物化,也是更想契合文创市场,便于向大众传播安徽文化。”姚砚说。

  “在绘画中学习,在学习中绘画。这是我们第一次运用专业知识为安徽文化传播尽一份力,通过查阅资料,团队彼此增强合作的同时,也了解了安徽的历史。”傅忠翛告诉记者,接下来的寒假,他还计划为学校绘制一份手绘地图,目前已经在初步构思中。

 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刘梅梅

  通讯员钱敏齐佩

分享到: